重生之吳霸春秋

迷惘的小羊羔

歷史軍事

公元前513年,吳國,五湖(太湖)。
千帆競走,波濤滾滾!
在煙波浩渺的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61章 敵人的敵人

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

2024-1-7 21:23

  “善!”
  對於慶忌提出的裁撤吳越兩國邊軍的要求,允常被逼無奈之下,只能答應。
  以禦兒江為界,兩國方圓百裏之內駐軍不得超過千人?
  相互設置官吏以監督?
  說到底,此事吃虧的還是越國!
  蓋因吳國的疆域大於越國,戰略縱深頗長且不說,禦兒江距離越國的都城會稽堪堪不過百裏之地。
  倘若有朝壹日,吳軍大舉進攻越國,越地北部的防務也將形同虛設,存在著極大的威脅。
  “越王,來,與寡人共飲壹爵!”
  “請!”
  慶忌舉起手中的酒爵,跟允常敬酒,後者亦是不敢怠慢,跟著就以袖掩面,將壹樽美酒壹飲而盡。
  越王允常壹行人離開後,慶忌又屏退左右,將禦史大夫孫武、治粟內史範蠡與吳都縣令伍子胥留下商議大事。
  坐於上首的慶忌淡然壹笑,道:“諸卿,以寡人觀之,允常其人,為隱忍之輩,不失為壹代守土開疆之君。”
  “有允常在,我吳國欲滅越,殊非易事也!”
  聞言,孫武等三人都不由得微微頷首,表示贊同。
  允常,的確稱得上是壹個有作為的國君,堪稱是越國的中興之主,壹代雄主!
  越之建國始於無余,經過壹千多年漫長的歲月。至越王允常時期,才開始逐漸強盛起來。
  越國,又名“於越”,就跟吳國的別名“勾吳”壹般,於越是越人的自稱,越國是中原諸國對他們的稱呼。
  越國的統治區域,自無余以來壹直以會稽為中心。
  而到允常這壹代,越國的疆域已經南至於句無,北至於禦兒,東至鄞,西至於姑蔑,廣運百裏!
  這其中,可不乏允常的不懈努力。
  他自繼位以來,壹直在對外擴張,壯大越國的國力,建樹頗多。
  歷史上記載,允常“拓土始大,稱王”,他是越國第壹王。
  所以,慶忌壹直都未曾小覷允常。
  允常與其子,即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是頗為相似的,不論是其性格,還是其作風。
  “大王,允常的確有幾分能耐。然則,允常的能耐比之大王相去甚遠,越國的國力更是同我大吳弗如遠甚!”
  範蠡壹番恭維而不失中肯的說辭,向著慶忌作揖道:“現在的越國,已經不成氣候。允常若是能安分些尚好,若輕舉妄動,吳國當壹戰而滅之!”
  “治粟內史所言極是。”
  伍子胥跟著道:“以今吳越兩國之國勢,吳國蒸蒸日上,越國止步不前,差距只將愈發之大!”
  “終有壹日,大王定能踏破會稽,直取越國,成王霸之基也。”
  聞言,慶忌擺了擺手道:“越國依舊不容小覷。吳、越二邦,同氣共俗地戶之位,非吳則越。”
  “兩國民風習俗相同,地理位置又緊密相連,欲向外擴張,必然是勢不兩立。”
  “大王英明!”
  禦史大夫孫武正色道:“臣以為,夫吳之與越也,仇雕敵戰之國也。”
  “三江環之,民無所移。有吳則無越,有越則無吳,將不可改於是矣!”
  “臣聞之,陸人居陸,水人居水。夫上黨之國,我攻而勝之,吾不能居其地,不能乘其車。夫越國,吾攻而勝之,吾能居其地,吾能乘其車!”
  “是故,越國為我大吳首取之地,新法大成後,大王可揮師南下,吞並越蠻。”
  “善!”
  慶忌點了點頭,表示贊許。
  吳、越結怨,由來已久!
  究其原因,既受晉、楚爭霸戰爭的影響,更是兩國間根本利益的沖突。
  晉、楚爭場前後長達八十余年,是壹場南北兩大集團擴大統治範圍、搶奪土地和人口的鬥爭,夾在中間的壹些小國,其勢力之消長,往往受晉、楚矛盾的制約。
  晉、楚拉鋸式的戰爭,雙方都想聯絡第三國打擊對方。
  於是,晉楚爭霸對吳、越矛盾的激化,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
  吳之攻越,由來已久!
  早在吳王余祭時期,吳國時常出兵伐越。
  吳軍把俘獲之越民施以殘酷刑罰,如斷其手足,又通其看管船只,處境甚於奴隸,故被俘越民“怨以伺間”,想尋找機會進行報復。
  史載:公元前544年,吳人伐楚,獲俘焉,以為閣,使守舟。吳子余祭觀舟,閣以刀拭之。
  此所謂“閱”,即守門奴,指的是就是被俘的越民,因為越國是楚國之附庸,隨楚征吳之事時有發生。
  當時的吳王余祭是被越國的俘虜刺殺而死的,所以這極大的加深了吳越兩國之間的仇恨。
  當然,吳、越成為“仇雕敵戰之國”,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雙方利益的沖突!
  “諸卿,依爾等看,允常其人,是否可信?或者說,越國還是否會出爾反爾,趁著我吳國推行新法之際,出兵侵擾我吳國疆界?”
  慶忌的心中,顯然是有著壹定的顧慮的。
  伍子胥沈吟片刻,道:“大王,越人背信棄義,不足為奇。大王不應將期望寄托於他人身上!”
  “善。”
  慶忌微微頷首道:“伍卿所言極是。允常不足為信,寡人當何為?”
  “大王,臣試言之,敵人之敵人,即是吾之友人!”
  伍子胥緩聲道:“越國之南方,尚有頑敵也。”
  “伍卿說的是姑蔑與三夷人?”
  “正是!”
  經過伍子胥的這壹番提醒,慶忌這才想起來,的確是這麽壹回事!
 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,就是我的朋友!
  姑蔑國,是壹個存在感極低的小國。
  姑蔑本是黃河流域的壹個古老國族,經歷了源於華夏,由中原播遷東方、由夏而夷、由夷而夏,最終融入大統壹潮流的曲折歷程。
  姑蔑國在先秦夷夏互動中扮演過重要角色!
  周初東征踐奄,姑蔑作為被征服國族,壹部分留居魯地逐漸融入華夏,其主體部分則與徐奄等夷人族群輾轉南下越境,並建立姑蔑國。
  三夷人,即是東夷,是東南沿海的三個部族,是百越的壹支。
  慶忌對於姑蔑國與三夷人的了解並不多,但是也知道這兩股勢力,對於越國的威脅同樣不小!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