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吳霸春秋

迷惘的小羊羔

歷史軍事

公元前513年,吳國,五湖(太湖)。
千帆競走,波濤滾滾!
在煙波浩渺的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347章 號為方伯

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

2024-1-7 21:24

  慶忌也不是沒想過。
  跟昔日對待楚國那五萬多降卒壹般,使列國的降卒們在吳國服勞役數年,然後分配房屋、耕地、農具,使其在吳國定居下來,繁衍生息。
  這樣無疑能壯大吳國的人口。
  但,慶忌又轉念壹想。
  這實在是不符合吳國當下的國情!
  因為吳國的各項基礎工程,基本上已經飽和,不需要多少勞役。
  再者,吳國已經今非昔比。
  以前連年征戰,窮兵黷武的吳國有著很多寡婦。
  現在則是大為不同!
  五萬多的楚軍降卒在吳國定居,顯然是要娶妻生子,延續血脈的。
  但是,慶忌現在上哪裏去找那麽多婦女給降卒們配對?
  最後,慶忌以等值壹兩黃金放歸壹名降卒的條件,實在是用意極深的。
  能為吳國增添許多財富且不說,被放歸的降卒們,勢必會遭到列國的壓迫、剝削。
  為何?
  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!
  花費了這麽大的代價,這才換回的降卒,貪婪的諸侯貴族們,豈能不大力壓榨?
  正所謂哪裏有壓迫,哪裏就有反抗!
  底層的黎庶們無法揭竿而起,隨之而來的效應就是逃亡。
  逃亡到吳國!
  吳國已經成了流民們理想的定居之所。
  到了吳國,隨時都能獲得耕地、土地、房屋和所需農具、口糧等等,還可以免除幾年的賦稅、勞役。
  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!
  諸侯聯軍之所以攻伐吳國,不正是因為吳國的這種舉措,導致國內的黎庶大量逃亡嗎?
  所以,慶忌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,這才作出的決定。
  與其要那八萬降卒,還不如使他們被剝削壓榨之後,拖家帶口的逃奔吳國。
  到時候入吳定居的人,可不止八萬,八十萬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!
  當然,此時慶忌的用意還不為人知。
  要是諸侯們知道慶忌的這種險惡用心,壹定不會幹出這壹系列的蠢事。
  “諸位,關於此番會盟,寡人以為,趁此時機,吾等未嘗不可推舉出壹名德高望重之人,擔任方伯……”
  重頭戲來了!
  聽見慶忌的這番話,諸侯們都禁不住心裏咯噔壹下,倍感不滿。
  他們知道慶忌包藏禍心,可能早有問鼎中原之誌向。
  只是沒想到慶忌居然自己提出來!
  “列國先後有五位方伯,鄭莊公、齊桓公、宋襄公、晉文公、楚莊子(楚莊王),曾名震天下。”
  “而今,天下紛亂,何得康寧?唯有推舉出壹位堪比齊桓晉文壹般的方伯,匡扶周室,方可主持正義,尊王攘夷,使天下重獲安寧!”
  聞言,徐君嬴章禹率先起身道:“大王所言極是。”
  “列位,寡人以為,吳君雄才大略,其文治武功,遠勝於齊桓晉文,威服列國,何不可請天子賜胙於吳君,以為方伯?”
  “正是!”
  蔡侯申跟著道:“吳君仁義公允,吳國強勢,天下鹹服,若不以吳君為方伯,寡人第壹個不答應!”
  鐘吾君跟著大聲道:“寡人附議!”
  這三人,乃是慶忌的鐵桿小弟,這般力挺慶忌,自然是無可厚非的。
  但是,其余諸侯臉上都或多或少的浮現出不滿的神色。
  盡管吳國現在很強勢,慶忌也不失為壹代雄主。
  可是,歸根結底,吳國根本就不具備跟晉國抗衡的國力!
  吳國連楚國這個死敵都還沒有解決掉,哪裏來的勇氣,敢於挑戰晉國的霸權?
  “三位,請稍安勿躁!”
  慶忌將諸侯們的臉色都盡收眼底後,這才緩緩的站起身,朝著齊侯杵臼作揖道:“寡人以為,齊侯德高望重,齊國兵精糧足,黎庶殷實,誌氣昂揚!”
  “這方伯之位,舍齊侯其誰?”
  “彩!”
  衛侯姬元第壹個起身,贊道:“吳君高風亮節!”
  “而今晉國六卿輪流執政,晉君大權旁落;楚國主少國疑,不值壹提!”
  “天下若有能進位於方伯者,唯齊侯壹人也!”
  不怪姬元會這般力挺杵臼。
  因為杵臼當年落難的時候,齊國可是幫助過姬元的!
  有了姬元的發聲,諸侯們都紛紛站起來,請杵臼成為方伯,為周王室,為列國主持正義。
  杵臼假意推辭幾下後,便答應下來。
  “請天子特使——”
  隨著田乞的壹聲宣號,周王室的太宰單荼,便拿著天子胙肉,來到四方臺之上。
  見狀,諸侯們這才得知,原來慶忌與杵臼是早有預謀的!
  胙就是祭肉的意思,是脤與膰的統稱。
  《谷梁傳》曰:生曰脤,熟曰膰。
  祭祀的肉用牛羊豬,稱為太牢。
  生的熟的都可以,煮熟的話這個時代有燜、燉、蒸、烤。
  天子貴族用鼎烹飪,所以稱鐘鳴鼎食。
  古時天子祭祀後,將祭肉賞賜諸侯,以示禮遇。
  臣子祭祀後,將祭肉奉獻給國君,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。
  “請齊侯接天子胙!”
  單荼雙手高舉胙肉,大聲道。
  “臣齊侯杵臼,接胙!”
  杵臼亦是壹臉嚴肅的神色,雙手接過單荼遞上來的胙肉。
  這胙肉已經是風幹過的,散發著壹陣陣的腥臭味兒。
  畢竟,從洛邑到薛地,迢迢千裏,周天子還要祭祀過後,這才拿出的胙肉……
  當然,這胙肉不是拿來吃的,只是壹種象征性的東西!
  單荼隨即拿出壹道帛書,是為周天子的詔令。
  “天子建德,因生以賜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。諸侯以字為謚,因以為族。官有世功,則有官族,邑亦如之……”
  洋洋灑灑的壹番詔令,其意不外乎周天子承認齊侯為“方伯”,號令諸侯,匡扶周王室。
  隨後,杵臼就高舉手中的天子胙,鄭重其事的登上早已經建造起來的祭臺,焚香禱告。
  慶忌、蔡侯申等壹眾諸侯,則是站在壹邊觀禮。
  這壹日的杵臼,無疑是最風光的!
  風光無限!
  他終於完成了自己心中的夙願——被天子賜胙,諸侯尊為方伯!
  從此刻起,杵臼就成了跟先祖齊桓公壹般的諸侯之長。
  只是,杵臼還沒有成為名副其實的方伯。
  至少在祭臺之下的諸侯們,有幾個是真的認可杵臼為方伯的,不得而知!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