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吳霸春秋

迷惘的小羊羔

歷史軍事

公元前513年,吳國,五湖(太湖)。
千帆競走,波濤滾滾!
在煙波浩渺的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245章 吳,非蠻夷也

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

2024-1-7 21:23

  “被離!”
  “臣在!”
  被慶忌叫到的少府被離,立馬站了起身。
  “便由妳作為我吳國的使臣,出使郢都!”
  慶忌居高臨下的看著躬身而立的被離,朗聲道:“替寡人警告楚國君臣,若楚人不歸還長岸,吳必伐之!”
  “另外,三年之期已到,楚王之妹季羋畀我應嫁入我吳國,為寡人之夫人。若楚王不允,被離,妳知道應如何應對否?”
  慶忌此舉,無疑是想挑釁楚國,撥動壹下楚人那敏感的神經!
  若非慶忌提及,吳國的公卿大夫們,倒是忘了有這回事!
  當年昭關之會,楚國方面曾提出聯姻,慶忌也答應下來。
  只是,考慮到季羋畀我不滿十二歲,尚未是及笄之年,故而需等到三年之後,季羋畀我才能嫁到吳國。
  現在可不是三年之期已到嗎?
  慶忌勒令楚國讓季羋畀我出嫁,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!
  “大王,臣自當竭盡所能,為我吳國牟利!”
  “善!”
  慶忌微微頷首。
  原本,被離作為少府,並不主管邦交大事。
  作為典客的伯噽,壹般都是負責出使他國的。
  只是慶忌考慮到伯噽與楚國之間有著血海深仇,恐怕伯噽剛到郢都,性命難保不說,這件事立馬就能談崩!
  所以,讓少府被離出使楚國,無疑是極佳的選擇。
  “大王,臣有事啟奏!”
  就在這時,太宰季劄又起身道。
  “請講。”
  “月前,以齊國為首,齊、魯、宋、衛、徐五國,組成聯軍,到處圍剿盜跖之賊眾。盜跖不敵,故遣使於我吳都,欲向我吳國求援!”
  “噢?”
  這倒是沒有出乎慶忌的意料。
  盜跖,儼然是已經犯了眾怒的!
  在吳國的資助下,盜跖用金錢、奴隸與吳國交換武器盔甲、軍需輜重,在三年之內,勢力迅速壯大。
  根據黑冰臺的探報,盜跖的巔峰時期,部眾已有二萬人,只是散落於中原各地,侵略成性,不時的合兵壹處,攻下宋、魯、衛等中原諸國的城邑,打家劫舍,無惡不作。
  盜跖的所作所為,無疑讓中原列國十分傷腦筋的。
  固然列國都已經警告吳國,不得再向盜跖出售軍需輜重,但慶忌如何能聽從?
  吳國的武器生意,現在是十分火爆的。
  不但是盜跖那裏,就連齊、魯、宋、衛等國,都因為戰爭的緣故,不得不向吳國購置大量的武器盔甲與軍需輜重。
  對於吳國而言,這就陷入了壹個良性循環。
  吳國兩頭做生意,賺的盆滿缽滿,穩賺不虧的那種!
  只是,在中原列國的聯合打擊之下,流竄了這麽多年,到處打草谷的盜跖,顯然是支撐不住了!
  “二三子,依爾等之間,我吳國是否應出兵襄助盜跖?”
  慶忌氣定神閑的詢問道。
  “不可!”
  季劄首先反對,高聲道:“大王,盜跖說到底,只是流賊而已,不等同於國家,何以同大王平起平坐?”
  “且盜跖之部眾,性情兇殘,侵略如火,在中原各地四處燒殺搶掠,胡作非為,已為天下列國所唾棄!”
  “若我吳國出兵襄助盜跖,與盜賊何異乎?”
  頓了頓,季劄又道:“再者說,我吳國與盜跖雖有武器生意上的往來,卻並無盟約關系。即便與中原諸國壹起,圍殲盜跖,又有何妨?”
  “大王,太宰所言極是!”
  “臣附議!”
  “盜跖這般流賊,臣等羞於與其為伍!”
  “盜跖若除,大快人心也!”
  群臣都七嘴八舌的站起來,發表自己的意見。
  不過,顯然他們的意見跟季劄是如出壹轍的。
  作為世代貴族的他們,壓根兒就看不起盜跖這樣的盜賊!
  要不是為了掙錢,打死他們之前都不會贊同慶忌與盜跖做生意的。
  見狀,慶忌便順水推舟,緩聲道:“好。既如此,我吳國當袖手旁觀。”
  “然,寡人卻以為,出兵襄助盜跖不行,收留盜跖之賊眾,未嘗不可。”
  壹聽這話,包括季劄、範蠡等公卿大夫在內,頓時急眼了。
  季劄忙道:“大王,何故收留盜賊?我吳國因為與盜跖往來之緣故,已為中原諸侯所唾棄,若收留盜跖之賊眾,豈非授人以柄乎?”
  “若中原列國聯軍來犯,屆時我吳國當何以自處?”
  “太宰所言極是!”
  “大王三思!”
  “大王,切不可因小失大也!”
  “請大王三思!”
  群臣顯然都不大理解慶忌收留盜跖的用意。
  正如季劄所言,當年吳國因為與盜跖往來的緣故,已經被中原諸侯所詬病,將吳國當做楚國壹般的蠻夷看待,表示不屑與之為伍。
  更有甚者,指責慶忌是忘恩負義之人!
  因為當年慶忌得以伐吳成功,回國奪位,正是在衛地厲兵秣馬,並得到齊、晉、魯、宋、衛等中原諸侯的資助。
  現在慶忌恩將仇報,將武器裝備兜售給盜跖,使其在中原作亂,可不正是忘恩負義嗎?
  但,慶忌的功利心極重。
  既然吳國已經被中原列國所嫌棄,被當做蠻夷看待,慶忌何不把事情做絕,從中牟利?
  “諸卿,寡人何懼授人以柄乎?”
  慶忌好似破罐子破摔壹般,大手壹揮,高聲道:“吳,非蠻夷也。然中原諸侯視我吳國為蠻夷,寡人何不視之為仇寇乎?”
  “伯噽!”
  “臣在!”
  典客伯噽立馬站了出來。
  “妳便作為寡人的使者,告訴盜跖。寡人願收納他及其部眾,封上大夫,食邑雲陽壹千戶!他若是識趣的話,定然來投奔我吳國。”
  “臣,謹遵王命!”
  伯噽隨即答應下來。
  食邑壹千戶,這在吳國的諸多公卿大夫中,可是少有的。
  倘若盜跖識時務的話,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,壹定會來投靠吳國的。
  至於中原諸侯可能會聯軍伐吳?
  可能性實在不大!
  因為吳國距離中原甚遠,路途遙遠且不說,最後他們什麽便宜都占不到,就跟中原的霸主國晉國、齊國經常會盟諸侯壹起伐楚壹般,吃力不討好!
  所以,在慶忌看來,中原諸侯們最終也只會對吳國口誅筆伐壹下,然後事情就會不了了之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